夜阑人静,万物安睡,你正做着升职加薪、脚踩前任、喜提玛莎拉蒂的美梦,突然间,“咣当”一下,仿佛平地一声雷,不是地震,也不是闹钟,而是你身旁那位号称要守护你一生的人形挂件——你亲爱的老公,用他那“晨间限定”的热情,结结实实地把你从梦乡里给撞醒了。
那一刻,你的心情是不是比重庆的火锅还要五味杂陈?气,气自己一夜好眠毁于一旦;笑,笑他迷迷糊糊、自带“开机启动”程序的憨样。想一脚把他踹下床去,可看着他那张睡得口水快流出来的脸,又硬生生把腿收了回来。
我就问问,你们早上有被老公迷糊着撞醒么? 是不是感觉全中国的男人,都在这个清晨共享同一个“出厂设置”?
别用“他这是爱你”来PUA你自己了
每次在闺蜜群里吐槽这事,总有“圣母”出来和稀泥:“哎呀,他这是爱你,是在乎你,男人早上都这样。”
打住!姐今天就要撕开这层温情脉脉的滤镜。
爱?或许有爱的成分。但在我看来,这更像是一种未经大脑皮层处理的、原始的、刻在DNA里的“爱的惯性”。就像巴甫洛夫的狗听见铃声会流口水,你家那位在晨光熹微中,把你当成了他生理时钟的“确认键”。他撞醒你,可能真的没想太多,甚至压根就没想。
这跟爱不爱没那么大关系,这关乎的是亲密关系里一个更高级、也更稀缺的东西——边界感。
你的床,是你的领地,你的睡眠,是你不可侵犯的神圣权利。他爱你,就该懂得你的“领空”需要静谧。他爱你,就该知道你的“启动”需要预热,而不是这种“硬件强制重启”的方式。把一种近乎本能的生理冲动,不加修饰、不分时宜地抛给你,然后用“爱”的名义让你全盘接收,这算不算一种低情...商的绑架?
从“人形闹钟”到“枕边人”,差着十万八千里的尊重
说白了,这种行为的背后,是一种被我们长期忽略的“理所当然”。
因为是夫妻,所以我的身体可以随时成为你的“充电宝”?因为是夫妻,所以你的需求就天然优先于我的睡眠?这逻辑,跟“我弱我有理”有什么区别?
想起《红楼梦》里,宝玉清晨醒来,袭人早就悄无声息地把一切打点妥当,连熏香的浓度都恰到好处。当然,咱不要求老公们都变成袭人,但至少,把另一半当成一个有独立意志和感受的“人”,而不是一个予取予求的“物件”,这是尊重,是体面,也是成年人亲密关系的必修课。
他或许不是故意的,但这种“无心之失”,恰恰最能照见一个人内心深处的潜意识。一个真正把你放在心尖上疼的人,会本能地小心翼翼,会害怕惊扰了你的美梦。他会选择在你醒来后,用一个温柔的吻、一杯温热的水来开启新的一天,而不是用这种“Duang”一下的方式,让你在惊吓中开启“战斗模式”。
从一个粗暴的“人形闹钟”,到一个懂得珍惜你羽翼的“枕边人”,差的不是爱,而是那份发自内心的尊重和体谅。
别光顾着傻笑,你得学会“反向调教”
好了,吐槽归吐槽,日子还得过。光生气没用,直接沟通,对于某些榆木疙瘩来说,可能还嫌你“小题大做”。
所以,姐给你们支几招“曲线救国”的法子,保证比你苦口婆心一百句都管用:
物理隔离法: 在你俩中间,优雅地放上一个长条形的“楚河汉界”抱枕。美其名曰:“老公,这个抱着睡对腰好。”实际上,是给他设置一道温柔的障碍。他想“撞”过来?先翻山越岭再说。
条件反射法: 只要他一撞你,你就立刻、马上、毫不犹豫地开始大声背诵乘法口诀或者《出师表》。不用带情绪,就像梦游一样。几次下来,他一有动作,脑子里就会自动响起“九九八十一”,你看他还敢不敢轻举妄动。
杀手锏——魔法打败魔法: 既然他喜欢“晨间运动”,那你就在他某天睡得最沉的半夜三点,深情款款地把他“撞”醒,然后用他同款的迷糊语气问:“老公,你爱我吗?我想现在就听你说。”
你看,生活中的小摩擦,与其憋着内伤,不如化作一场高智商的博弈。
最终,我们想要的,不过是在日复一日的柴米油盐里,依然能被温柔以待。那个清晨被撞醒的瞬间,是婚姻生活的一个小小切片,它映出的,是你在这段关系里的真实处境。
别再傻乎乎地用“他只是没想那么多”来安慰自己了。好的亲密关系,是“我想到了”,是“我舍不得”,更是“我尊重你”。愿我们都能拥有一个静悄悄的清晨,和一个懂得如何去爱的枕边人。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