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是不是也在某个深夜,刷着手机,冷不丁地在某个评论区、某个论坛的角落,撞见了成色18k.8.35mb菠萝这串让你瞳孔地震的字符?那一瞬间,你的大脑CPU估计跟我一样,直接干烧了。
成色18k?听着像个金灿灿的首饰,透着一股子珠光宝气。8.35mb?这数字也太精确了吧,像个压缩包,里面藏着什么惊天大秘密?菠萝?这水果怎么就跟黄金和文件大小搅和到一块了?这三样东西,八竿子打不着,凑在一起,比重庆森林里的凤梨罐头还让人上头。
你是不是也跟我一样,带着一种考古学家发现新大陆般的激动,把这串字恭恭敬敬地输入了搜索框?然后呢?然后你就看到了我这篇文章,以及另外一大堆揣着明白装糊涂,打着“深度解密”旗号,实则啥也没说的“谜语人”文章。
来,今天咱们就把话聊开了,不装了,摊牌了。
这玩意,压根就不是个“玩意”。
你品,你细品。“成色18k”给你一种价值感,“8.35mb”给你一种实体感(虽然是数字实体),“菠萝”给你一种莫名其妙的荒诞感。它就像一个当代艺术装置,每一个部分都在挑逗你的好奇心,但组合在一起,就是纯纯的“意义不明”。
那些煞有介事分析它可能是“某位艺术家的NFT作品”,或是“某个地下论坛的入场券”的,有一个算一个,基本都是在扯淡。他们和你我一样,都是在信息迷雾里撞见了这头“怪兽”的普通人。不同的是,他们选择了成为“怪兽”的祭司,通过故弄玄虚的仪式,来享受那种“我知道你不知道”的虚荣感。
这其实是咱们这个数字时代一种特有的“炼金术”。在信息比空气还廉价的今天,什么最贵?是“神秘感”,是“稀缺性”,是那种“圈内人”的身份标签。于是,有人开始凭空制造这些“黑话”和“图腾”。“成色18k.8.35mb菠萝”就是这样一个被精心设计出来的“数字幽灵”。
它存在的唯一目的,就是为了让你去搜索它,讨论它,为你到底是什么而抓耳挠腮。在这个过程中,它的“价值”就产生了——不是黄金的价值,也不是数据的价值,而是流量的价值,是话题的价值。
这事荒谬吗?简直荒谬到家了。但它又真实得可怕。想想看,我们是不是总在追逐一些听起来很酷,但实际上对我们生活屁用没有的东西?从“元宇宙”里的一块虚拟地皮,到某个社交APP里限量的数字头像,再到今天这个莫名其妙的“金菠萝”。我们像一群追着自己尾巴跑的狗,气喘吁吁,乐此不疲。
我们渴望在信息的洪流中抓住一点独特的东西,来证明自己的存在。结果,我们抓住的,往往只是别人扔下的一个诱饵。
所以,朋友,别再纠结成色18k.8.35mb菠萝到底是什么了。它什么都不是。它就是一面镜子,照出了这个时代的荒诞,也照出了我们内心深处那点可笑又可悲的“意义饥渴症”。它像一句无声的嘲讽,在对每一个试图解密它的人说:“看,你又上钩了。”
下次,再在网上看到类似这种让你“不明觉厉”的玩意,不妨学着洒脱一点,心里默念一句:“哦,又一个‘菠萝’熟了。”然后关掉页面,该干嘛干嘛去。
毕竟,生活里真正的“18k金”,是你兜里实实在在的钞票,和身边那个愿意听你吐槽这些破事的人。至于那个8.35mb的菠萝?让它烂在数据的风里吧。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