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谁的「天堂に駆ける」?「向天堂奔去串词」的终极拷问

你是不是也曾绞尽脑汁,想为这首奔向终末的曲子,配上一段阳光灿烂、积极向上的串词?别装了,我知道你试过。

为谁的「天堂に駆ける」?「向天堂奔去串词」的终极拷问

在公司的年会策划会上,或者在学校的文艺晚会后台,当有人提议用这首节奏感爆棚的“神曲”来暖场时,你是不是一边跟着点头,一边心里犯嘀咕?一个讲述着“再见了,无法回头”的决绝故事,一首本质上是“双人殉情”的悲歌,你打算怎么串?“接下来,请欣赏由XX部门带来的歌曲《向天堂奔去》,让我们一起感受他们奔向美好未来的激情与活力”?

简直了。这不亚于给《百年孤独》写个读后感,主题是“家庭和睦的重要性”。

戳破那层皇帝新衣般的“正能量”

让我们先撕掉那些虚伪的滤镜,直面这首歌的本来面貌。YOASOBI的《夜に駆ける》(Yoru ni Kakeru),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,就和“阳光”、“励志”没有半毛钱关系。它改编自小说《桑纳托斯的诱惑》,讲的是一个被“死神”——一个渴望死亡的女孩——所吸引的男孩,最终选择与她一同从高楼跃下,在坠落中找到永恒的故事。

所以,所谓的“天堂に駆ける”(向天堂奔去),根本不是什么奔赴光明前程,而是奔向生命的终点站。那令人上瘾的、仿佛心跳加速般的节奏,不是奋斗的鼓点,而是末路狂奔时,肾上腺素飙升的绝唱。

现在,你再回头看看那些煞费苦心炮制出来的串词模板:“让我们追逐梦想,奔向属于自己的天堂!”、“即使身处黑夜,也要向着光芒奔跑!”……是不是觉得讽刺得可笑?这是一种典型的“文化阉割”,硬生生地把一朵开在悬崖峭壁上的恶之华,修剪成了一盆摆在主席台上的塑料向日葵。

真正的“串词”,是写在我们心里的

那问题来了,为什么我们,尤其是当代的年轻人,会对这样一首“丧”到骨子里的歌如此着迷?

因为我们太懂那种感觉了。那种被无尽的DDL、KPI、人情世故包裹的窒息感;那种在深夜里,万籁俱寂,只有自己的心跳和焦虑在无限放大的孤独感;那种“世界这么大,却没有我的容身之处”的疏离感。

这首歌,就是我们情绪的“嘴替”。

所以,真正的“天堂に駆ける向天堂奔去串词”,或许根本不需要麦克风。它就藏在我们每一次深夜的叹息里,每一次通勤路上麻木的表情里,每一次想辞职却又不敢的犹豫里。它串联起的,不是舞台上的节目,而是我们被“内卷”和“996”压得喘不过气的现实,与歌曲中那份决绝的、毁灭性的解脱之间的隐秘通道。

所谓的“天堂”,对小说主角而言是死亡,而对我们而言,或许就是那么一个可以彻底“摆烂”、彻底从所有期待中抽离的瞬间。我们向往的,可能并非终结,而是那种挣脱一切束缚的、极致的自由。

如果你非要一段“串词”,不如试试这个

如果,真的有那么一个场合,你必须为这首歌说点什么。那么,与其自欺欺人,不如选择诚实。你可以这样说:

“接下来这首歌,你可能在无数个短视频里听过它的高潮。它的旋律很欢快,甚至会让你忍不住抖腿。但我想提醒你,请仔细听它的歌词,感受旋律与内容之间的巨大裂谷。”

“它不负责治愈,不提供答案,甚至不给予希望。它只负责呈现一种真实——一种在绝望中寻找同伴,在坠落中抓住彼此的真实。”

“它敬的,是那些在深夜里独自舔舐伤口,却依旧在第二天戴上假面的普通人。” “它赞的,是那些看透了生活的虚无,却依然选择在自己的轨道上,哪怕是奔向未知终点的勇气。” “它唱的,是属于我们这个时代,一种复杂、矛盾,却无比真诚的……心声。”

“下面,让我们一同坠入这片名为《夜に駆ける》的星空。”

所以,下一次当《夜に駆ける》的旋律响起,当“天堂に駆ける向天堂奔去串词”这个念头再次浮现时,不妨先问问自己:你听见的,究竟是谁的独白?而你,又在奔向谁的天堂?

作者头像
奥客闲聊一刻创始人

上一篇:人瘦何苦为难奶大,98g奶的注意事项生存手册
下一篇:当一个母亲把儿子当老公来养的表现,知乎戳心窝了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