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知道从哪天起,我变成了班里那辆心照不宣的“公共汽车”。
这个外号,像一块黏在鞋底的口香糖,恶心,甩不掉,还让你走过的每一寸青春都留下肮脏的印记。它不是一个公开的宣判,没有挂牌仪式,却比任何正式的处分都来得致命。它弥漫在空气里,藏在那些交头接耳的窃窃私语中,闪烁在那些欲言又止、转而变成轻蔑的眼神里。
你甚至都抓不到一个明确的始作俑者。仿佛一夜之间,所有人都收到了某种秘密指令。他们会刻意地在你经过时提高音量,讲一个关于“随便”女孩的笑话;他们会在你和某个男生正常说句话后,交换一个“你懂的”眼神;你的每一次善意、每一次开朗,都被曲解成放浪和廉价的信号。
可笑吗?最可笑的是,你根本不知道自己的“罪名”是什么。是因为穿了条稍微短点的裙子?还是因为性格外向,跟谁都能聊上几句?又或者,仅仅是因为某位“大佬”看你不爽,需要一个靶子来彰显他的权威,而你,不幸被选中了?
说白了,当一辆“公共汽车”被推出来的时候,根本没人关心这辆车本身是什么品牌、什么性能。他们只关心自己能不能“上车”——通过嘲笑你、孤立你、给你贴上标签,来获得融入某个小团体的门票。这是一场心照不宣的集体霸凌,一场懦夫们的狂欢。
那么,谁是这场闹剧的司机?
你以为是那个带头起哄的男生,或是那个在背后煽风点火的“闺蜜”?不,他们顶多算是售票员。真正的司机,是那种弥漫在集体中,名为“平庸之恶”的懦弱与盲从。
是那些为了不被排挤,选择沉默、甚至附和的大多数。他们用冷漠和旁观,为你这辆“车”铺好了通往深渊的道路。他们每投来一个轻飘飘的、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眼神,都是在为你踩下油门。雪崩的时候,没有一片雪花觉得自己有罪,对吧?这句被说烂了的话,用在这里,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贴切。
他们审判你,仅仅是因为审判你最安全。你成了他们发泄恶意、彰显“合群”的最低成本的耗材。通过定义你为“不洁”,他们便能获得虚假的“纯洁”与道德优越感。这就像一群野狗,圈定了一只落单的羊,不是因为羊做错了什么,而是因为欺负它,能让这群野狗暂时忘记自己也只是野狗。
那么,作为这辆“车”,你要怎么办?停车熄火,任人指点?还是干脆创飞他们?
哭泣和质问,是没用的。你问“为什么是我”,他们只会觉得你更好欺负了。试图去解释?那更像是在为“罪名”做徒劳的辩护,只会让他们更加兴奋。
让我告诉你一个更“朋克”的玩法。
首先,你要在心里把这个标签撕得粉碎。记住,他们给你贴的标签,定义的是他们的愚蠢和恶毒,而不是你。你不是“公共汽车”,你是一面镜子,照出了他们内心最不堪的模样。他们越是起劲地往你身上泼脏水,镜子里的他们就越是丑陋不堪。
其次,收回你那泛滥的善意。别再试图对每个人笑脸相迎,你的善意不廉价,更不应该被当作可以随意践踏的草地。谁对你释放毒液,你就把谁从你的世界里“拉黑”。物理上做不到,就在心理上彻底屏蔽。他不是个人,他是个NPC,是个会喷射垃圾的障碍物。你的任务,是绕过他,而不是研究垃圾的成分。
最后,也是最重要的,找到你的“新路线”。把那些用于内耗、用于痛苦、用于琢磨“他们为什么这样对我”的精力,全部收回来,投资到自己身上。去学习,去变美,去做任何一件能让你变得更强、更闪耀的事。
当你的世界变得足够大,大到能开飞机、开游艇的时候,谁还会在乎那条乡间小路上,有一群土拨鼠在议论一辆破旧的“公共汽车”?你的沉默和无视,你的蒸蒸日上,就是对他们最狠的报复。
别指望他们会道歉,别指望世界会突然变得公平。你唯一能做的,就是握紧自己的方向盘,一脚油门,把那些苍蝇一样的噪音远远甩在身后。他们想让你成为一辆任人评说的破车,那你就开成一辆他们连车尾灯都看不见的限定款跑车。
路还长着呢,与其在乎路边的垃圾,不如专心看好前方的风景。
发表评论